• 返回列表
    不聽不信不轉賬!提防電信網絡新型欺詐
    2020-05-15

    前言

    支付安全·防范電信網絡新型欺詐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猛發展,電信網絡欺詐也頻頻翻新作案手法,呈現出精準化、多樣化、團伙化、跨境化等特征,嚴重損害社會誠信和社會秩序,成為影響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大公害。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反欺詐工作,要求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從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高度,加大打擊欺詐行為的工作力度。人民銀行積極貫徹,于2019年3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21項措施,進一步筑牢金融業支付結算安全防線。中國銀聯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管好你的賬戶、用好你的APP、護好你的個人信息、守好你的資金、看懂反欺詐套路。

    01

    管好你的賬戶



    01

    合理分類銀行賬戶,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通過分層、分類地使用銀行賬戶,可以為個人建立資金防火墻,有效地保護個人銀行賬戶資金和信息安全。

    1.賬戶清理更便利,犯罪源頭被切斷。除社保、公積金等特殊賬戶外,境內銀行賬戶的變更和撤銷服務均可跨網點辦理。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設一個Ⅰ類賬戶,閑置賬戶建議配合銀行進行清理或降級,防止被犯罪分子冒用、盜用。

    2.電子賬戶有限額,風險損失可控制。II類、III類賬戶消費、轉賬有限額,幫助消費者享受到小額賬戶電子支付便利性的同時,有效隔離風險、控制電信網絡欺詐的損失。

    3.個人信息不泄露,遠程開戶真便利。II類、III類銀行賬戶可通過電子渠道開立,消費者應更加注重保護身份證、銀行卡、預留手機號和支付密碼等個人信息,防范由于信息泄露導致被不法分子偽冒開戶和盜用。

    02

    遠離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買賣

    買賣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是違法行為。

    銀行和支付機構對經設區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賬戶(含銀行卡)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系開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并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

    人民銀行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并向社會公布。


    02

    保護你的個人信息



    隨著支付的電子化、遠程化,個人信息泄露已成為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安全問題。護好個人身份信息,從細節做起:

    1.完成支付工具實名認證,以便手機等支付設備或支付賬號被盜后找回賬戶及資金。

    2.謹慎提供個人信息。不輕易透露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等信息,不向銀行和支付機構業務流程外的任何渠道提供支付密碼和短信驗證碼等,不向任何人發送帶有銀行卡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圖片。

    3.不明WiFi不連、不明鏈接不點、不明二維碼不掃、不明網站不上,連接免費wifi時不登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付機構APP進行賬戶查詢、支付等操作。

    4.支付密碼設置動態更新并加強保護。避免使用生日、手機號碼等簡單數字密碼,防止不法分子通過撞庫盜號。

    5.申辦銀行卡要通過正規金融機構渠道提出申請,謹防黑中介留存個人身份信息后偽冒辦卡,防范偽卡盜刷風險。選用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工具,建議將磁條卡升級為芯片卡。

    6.警惕冒充公安、警官、法院、檢察院要求上報個人信息或轉賬的電信網絡欺詐,收到此類信息應第一時間與官方平臺聯系,核實信息真偽。果斷拒絕在電話、短信、微信等非面對面環境中索要個人信息的行為。


    03

    用好你的APP



    1.通過正規應用商店等渠道下載金融理財類APP,以免手機感染木馬病毒或者誤裝仿冒軟件。惡意軟件可以通過啟動其仿冒界面來覆蓋原界面,導致用戶在仿冒界面中輸入賬號信息。

    2.不要被高回報誘惑,遠離炒匯、現金貸、套路貸等虛擬APP交易平臺。警惕金融類APP利用虛擬幣或區塊鏈技術的幌子進行詐騙、傳銷等犯罪活動。

    3.按需開通手機APP的隱私權限,及時關閉不必要的APP權限。


    04

    守好你的資金



    01

    條碼支付

    1.掃商戶收款碼付款時,要確認收款商戶名稱、交易金額等信息是否正確。

    2.被商戶掃付款碼付款時,要留意自己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不要過早打開付款碼。注意保護支付密碼,避免被拍照盜用產生資金損失。

    3.條碼支付適合小額高頻交易,單筆金額較大的交易建議使用刷卡或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支付工具。

    02

    轉賬管理

    1.謹慎轉賬至陌生賬戶,對來路不明或非日常轉賬要求要進一步核實。

    2.客戶辦理轉賬業務時可以選擇實時到賬或普通到賬、次日到賬等非實時到賬。

    3.通過銀行自助柜員機辦理轉賬業務時,要認真核對轉賬受理界面中文顯示的收款人姓名、賬號和轉賬金額等信息。若選擇實時到賬,需要對此進行確認。

    4.非必要時建議選擇“次日到賬”等非實時到賬,如發現疑似遭遇電信詐騙可及時聯系銀行客服熱線或至網點柜面申請撤銷轉賬。

    5.ATM出現吞卡故障、扣賬不吐鈔等情況時,不要馬上離開,可在原地撥打銀行服務電話求助,謹防被不法分子轉移注意力,調包銀行卡。

    03


    免密免簽業務管理

    1.開通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服務后,將不再需輸入密碼也不需要簽名即可完成支付,提升了支付便捷性,便利了日常生活。

    2.免密免簽業務適用于小額場景,開通時建議設置支付限額。

    3.用戶對于開通免密免簽業務具有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用戶可根據使用頻率及場景自主選擇開通銀行卡或其他支付工具的免密免簽或自動扣款服務。

    4.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提供閃付小額免密“風險全額賠付”服務,對于正常用卡客戶發生的雙免盜用損失,經核實可得到全額賠付。


    05

    看懂新型欺詐套路



    隨著金融欺詐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技術的結合,電信網絡新型欺詐通過對不同群體進行標簽化分類,精準定位目標受眾,準確匹配犯罪場景,大大增加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欺詐的難度。

    常見典型欺詐類型:高利理財類、網絡借貸類、冒充虛構類、消費金融類、非法集資類。

    高利理財類主要是以低投資獲得高利息、“消費返利”、投資境外股權、外匯,投資“區塊鏈”、“虛擬貨幣”為噱頭進行“利益”誘惑實施欺詐。

    網絡借貸類通常通過網絡虛假廣告引誘、繳納保證金、中介代辦、擔保公司模式等方式盜取投資者信息,以低息貸款進行引誘。

    冒充虛構類主要通過冒充熟人、領導、公檢法,或虛構綁架、中獎、到付快遞等騙局,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

    消費金融類主要有網絡支付詐騙、虛假營銷、騙取網購運費險、騙取消費退款、網絡刷單詐騙等欺詐方式。

    非法集資類包括擅自發行股票、債券,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甚至利用地下錢莊等民間會社形式非法集資,簽訂商品經銷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小貼士



    不論套路多么復雜,各類電信網絡欺詐最終都需要轉移詐騙資金,因此合法科學安全地使用賬戶及支付資金是防范電信網絡新型欺詐的重要防線。


    版權所有?撫州市臨川區民間融資管理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備案號:贛ICP備14010244號-1技術支持:江西華邦LOGO黑.png

    電話:400-9150-998     0794-8300-998   地址:撫州市南門路888號(名仕家園大門東側)

    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_国产91av在线播放网站_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_A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